自6月起,消费季节性走弱的反馈与日俱增,现货市场交投氛围降温,日常成交节奏也随之放缓,此外,面对起伏动荡的铝价行情,下游企业谨慎观望的态度更是不断蔓延。原铝系初级加工品的整体生产进度也在供强弱需的格局下逐步有所转变,Mysteel通过相关数据的调研统计,针对近期坯料市场的运行轨迹做了一番梳理,同时在与样本企业的交流探讨中,对于后续演变的方向进行了些许的设想预期。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二季度初始,因外部宏观因素干扰,铝价大幅回落,面对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坯料厂家的产出动能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在市场逢低采买的刺激下,整体生产状态持续走强,推动铝水消耗量不断提升。至4月底,当期原铝系初级加工品周度铝水消耗量突破55万吨,对比月初当周增加1.3万余吨。
5-6月期间,坯料铝水周度消耗量大体处于稳中小幅增量的趋势,虽然在个别时段存有减量的转变,但基本属于周期性调剂操作,且整体节奏并未有所影响。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通过近两年的同期数值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坯料市场的产出体量明显要高于去年水平,伴随国家提出的铝水就地转化政策的目标要求,冶炼厂及坯料企业双向配合,在合理及有效的联动下,加速推动原铝系初级加工品的生产动能。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铝水消耗量的加码也连带国内铝水比例不断上攀,通过Mysteel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当期国内月度铝水比例为75.25%,环比提升0.32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55个百分点。
铝水比例的上升,使得铸锭量持续减少,而这也是今年铝锭社会库存长时间处于近年来同期低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随着供需矛盾的愈演愈烈,下游企业订单缺乏,坯料采买积极性大幅减弱,且日常交易更是极尽压价低采,加之铝价高位行情徘徊,致使厂商成本增高,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由此,自6月下旬起,铝水周度消耗量开启了由增转减的改变。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作为坯料产品最主要的生产原料,铝水消耗量的减少,也带动坯料产量整体的下滑。自6月下旬起,坯料周度总产量持续减少,至7月中旬,据Mysteel数据统计,坯料周度总产量已不足60万吨,对比6月中旬,月度环比减少7.44%。
分品类来看,目前Mysteel坯料产品统计类别一共有五种,分别是:铝棒、铝杆、铸轧卷、大扁锭以及原铝系合金锭。
虽然在周产减量的起始点,五类品种存有时间上的些许差异,而这也与产品自身的应用消费有关,但相对而言,减产序曲已经全面打开。例如,铝杆方面,2025年一季度国网招标开启,后续交货陆续集中在四五月份,当期无论是铝杆的消费还是加工费都呈现向好趋势,更有甚者出现货源短缺的迹象,而这也促使铝杆在四五月份期间周度产量不断增加,至6月中旬,需求下滑,第二批交货期尚早,加之铝价高位,以至于部分厂家逐渐调整产出计划,产量也随之顺势下移;铝棒方面,建材暂无亮眼建树,不过消费同比降速有所收窄,预示局面趋稳,而工业材表现突出,特别是汽车及光伏领域尤为吸睛,像光伏产业,抢装潮来袭,消费释放,提振原料需求,铝棒产出也得以稳步上移,但后续淡季施压下,光伏抢装潮也进入收尾,整体需求有所降温,在6月下旬进入新一轮协议周期开始,些许棒厂渐有减产迹象,随后陆续伴有部分棒厂加入其中;铸轧卷及大扁锭方面,由于工艺差别,相对大众低端产品提前步入减量通道,特别是装饰类产品,更是于5月中下旬就呈现了产量减少的情形,而高端精密类产品,尚有定量定性的需求,从而产出降幅有限,此外,外围出口关税的频繁调整对于铝板带箔的外销布局及量化也有一定影响。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通过数据比对,各品类坯料周产月度环比,铝棒降幅为8.73%,铸轧卷及原铝系合金锭降幅分别为7.75%和7.02%,铝杆降幅为6.51%,而大扁锭降幅则为1.39%。
坯料减产,试图从源头控制供给,让压迫的消费能稍有喘息之际,但厂库的累积却依旧突显了需求的踉跄之态。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近期,坯料厂库总量不断呈现累库状态,虽然供给源头有所减少,但现货交投仍显乏力,且清库进度相对缓慢,截至7月中旬,据Mysteel数据统计,原铝系初级加工品厂内成品库存总量为25.87万吨,周环比增加1.15万吨,月环比增加2.44万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相对来看,厂库的累积主要集中于铝棒、铝杆及原铝系合金锭这三类,而铸轧卷及大扁锭的厂库在产出减量的带动下,其厂库的消化也略有提速。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6月,提前揭开了淡季的大幕,坯料虽有减产,但现货市场的交易表现却不甚理想,步入7月,减量的进程仍在推进,然而,对比去年同期,总产量依旧处于高位,与此同时,货源的走量受阻明显,加工费更是于低位区间不断辗转,需求的拖累,铝价的高压,政策的多变,种种成因使得减产并未展现出预期的成效,是力度的欠缺?还是外部的牵制?亦或是内在的矛盾?众人疲态尽显的同时却又有些无可奈何,短时的感官,减产仍将继续,但效果又有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